×

Loading...
Ad by
Ad by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下) (我不同意他对美国的评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续前)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用兵的聪明之处。毛泽东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提倡者,也是以弱胜强的成功军事家。集中力量有两个难点,第一是能够分清主次;第二是懂得放弃。为了分清主次,毛泽东首先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自己的敌人定位在“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这样一个较为狭小的范围内,对其他人则尽力团结。毛泽东也很懂放弃,井岗山反围剿,他提出敌进我退的主张,四次反围剿都胜利。到第五次,接替毛泽东的中共领导人再也不愿意退却,他们要固守每个阵地,结果红军几乎全军覆灭。 (chinesenewsnet.com)


  可惜甲午战争时并非毛泽东在指挥。当时指挥作战的人并不懂得放弃一些城市,把兵力集中起来同日本决战的道理。往前推,战争之前,国家资金使用分散,没有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军舰建设。正如〔3〕指出,当时中国花费了一亿银元用于旅顺要塞建设,这笔钱可以建设四个北洋水师。还有,在甲午战争之前,左宗棠带兵西征,平定西部叛乱。战争是胜利了,但是西征也消耗了中国的大量军费。西部虽然有问题,但是不会给中国带来致命伤害,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却会使中国亡国。西征是需要的,但是必须在保障东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国家安全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于决策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准确判断那种威胁是紧迫威胁和致命威胁。 (chinesenewsnet.com)

  认清主要威胁,懂得有所放弃绝不是容易的事。以今天为例,有人说印度是威胁,有人说日本是威胁,也有人说俄国是威胁。究竟谁是对中国安全最大最紧迫的威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看看谁在策划对华战争,谁在制定进攻性的战争计划,谁在建立世界帝国,谁最有能力发动战争,谁在破坏现有的国际和平秩序,谁最具有好战意识,谁正准备在中国门口挑起大战。把所有这一切放在一起,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美国。 (chinesenewsnet.com)

  在这种时刻,中国应当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联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爱好和平的人士,遏制美国鹰派挑起战争的企图。可惜,中国似乎并没有这样做。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中国没有坚定地同法德俄站在一起坚决谴责美国;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提出要给予美军不受国际法制裁的豁免权,法德两国弃权,中国却投了赞成票;俄国提出建立跨欧亚大陆的新月形安全地带,中国没有给予响应;在朝鲜问题上,美国要求中国制裁北朝鲜,中国就协助美国对北朝鲜施加压力。 (chinesenewsnet.com)

  如果中国的外交政策是迎合美国的好战主义,而不是同其他国家联合,共同遏制美国的扩张,那么这样的政策会成为纵容美国鹰派小集团推行帝国主义的自杀政策。 (chinesenewsnet.com)

  这里,我们不得不谈谈甲午战争失利的第三个因素,即中国没有及时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 (chinesenewsnet.com)

  自鸦片战争战争之后,各西方列强包括俄国日本都在瓜分中国。然而,每个国家的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的,因此各国的目标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国的主要目标是打破中国的贸易封锁,为英国商品开辟中国市场,英国为了强制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发动了鸦片战争,而且割去中国领土,强加不平等条约,但是英国毕竟没有一个占领整个中国的野心。中俄之间在东北地区有长期的历史冲突,俄国希望占据我东北地区,并获得出海口。但是俄国还没有表现出征服中国的企图。这些国家利益和目标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的威胁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全局性的。而日本则非常不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此外,日本作为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把抢夺中国的资源看成是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日本的目标是征服或彻底打垮中国,因此,当时的日本才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威胁。而其他国家,他们对中国的野心反而成为制约日本的因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野心,中国早已被日本吞并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野心,反而救了中国。日本打败中国之后,最初的要求不仅是巨额赔款和割让台湾,还包括割让胶东半岛。如果这块地方让日本割去,只怕日本随时都会再次发起战争,灭亡中国。当时俄国和德国不愿意日本独吞中国,更害怕日本强大,因此联合起来同日本交涉,迫使日本放弃胶东半岛。虽然胶东半岛被德国占领,东北的土地又让俄国占去,但是毕竟比让日本独占强得多。国土让几个国家占领,使中国感到痛苦,但是中国并没灭亡,日后有修养生息恢复失地之日;如果让日本一国占领,中国难逃亡国的命运。在甲午战争时期,如果中国早点向德国和俄国求助,中国未必会战败。因为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日本取胜。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三个教训。 (chinesenewsnet.com)

  由此可见,当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时,就应该同其他国家联合,甚至作出必要的利益让步。这也是毛泽东敌进我退的道理。当某个国家企图成为地区征服者的时候,其他国家必然同时感到威胁,这就是这些国家建立联盟的基矗从今天来看,如果美国要征服世界,那么美国就不仅是中国的威胁,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威胁。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的传统盟友法国和德国很快同美国吵翻。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应当同法国,德国,俄国,甚至同日本联合起来,共同挫败美国征服世界的企图。 (chinesenewsnet.com)

  最近,恰好是中美朝鲜战争五十周年纪念。甲午战争,中国在朝鲜败给一个比自己弱的对手;中美朝鲜战争,中国在朝鲜战胜了一个比自己强的对手。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走向长久战乱;朝鲜战争的胜利给中国带来难得的五十年和平。有人认为美国不会发动对华战争,事实上,早在一九四八年,《韩美同盟条约》即把中国东北纳入南韩统一朝鲜的作战区域,还把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划为美韩共享〔A〕。如果没有志愿军殊死抵抗,美韩侵华战争将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美国代表正义和民主,事实上,美国的扩张主义和消灭弱者的意识根深地固。不要说普通人,那些被尊为美国国父的人也是对印地安人种族灭绝的支持者。华盛顿说印地安人同狼一样都是白人的猎物“Both being beast of prey, tho‘they differ in shape”; 杰佛逊说要灭绝印地安人或者把他们赶到白人去不了的地方“pursue〔the Indians〕to extermination, or drive them to new seats beyond our reach”;不要以为美国的种族灭绝只是遥远的过去,直到上一世纪,罗斯福还说,“我不认为死掉的印地安人才是好的印地安人,但是我认为他们十人中九个如此”(“I don’t go so far as to think that the only good Indians are dead Indians, but I believe nine out of ten are, and I shouldn‘t like to inquire too closely into the case of the tenth”)〔B〕。 如果中国被美国看作是落后的民族,中国的命运将很危险。还有人认为,朝鲜战争破坏了中美关系,事实上,恰恰是朝鲜战争才实质性地改善了中美关系。正是朝鲜战争的胜利阻止了美国的侵华战争,保证了中美之间和平共处,迫使美国平等地对待中国,为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根基。 (chinesenewsnet.com)

  朝鲜战争是中国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大转折点,它为中国遭受侵略一百多年的战争痛苦打上了句号。从此之后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和平的生活。为此,我们要深深感谢在朝鲜战场上捐躯的志愿军英雄。 (chinesenewsnet.com)

  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应忘记甲午战争曾把中国带进苦难的深渊。甲午战争的教训,可用孙子兵法来概括。第一,“以虞待不虞者胜”;第二,“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第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chinesenewsnet.com)

  德国报纸指出〔C〕,布什政府的政策是在美国一个鹰派小集团的影响下形成的(Bush has been surrounded by a secretive circle of advisors and public relations experts),这个小集团深受斯特劳斯主义的影响(It’s been said that the group‘s idol is German Jewish philosopher Leo Strauss.),他们从根本上反对自由民主的原则(Wolfowitz and other Straussians are part of an avant-garde of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that essentially  despises the idea of a liberal democracy)。 分析指出,当年斯特劳斯同一个纳粹的思想导师是好友,当前美国政治同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形势有诸多相似之处(Strauss maintained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Carl Schmitt, a critic ofparliamentarism and spiritual precursor of the Nazis. According to Winkler, certain parallels exist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prior to Hitler’s rise to power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些情况中国应该给予充份的注意。 (chinesenewsnet.com)

  致谢:感谢远东推荐德国报纸的文章。感谢庄东介绍孙子“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论断。 (ch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落后或腐败,而是缺乏预见能力和战略指挥失当。中国不是败于海战而是败于陆战。甲午战争是中国有能力取胜的一场战争。 (chinesenewsnet.com)


      目前,对战争失败原因有几种流行的解释,第一种是“落后就要挨打”。然而,从军事装备上看,北洋海军的战舰同日本海军的战舰各有所长,日本军舰的优势是机动灵活,火炮发射速度快;中国军舰的优势是坚固,装甲厚实,难以被击破。从经济上看,中国的岁入是日本的1.5倍,因此中国的经济实力更强;再从技术发展来看,中日两国自西方列强侵入之后,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双方的起点是相同的。 (chinesenewsnet.com)

      第二种解释是“制度问题”。持这一观点的人显然是以此事件推动中国进行制度改革。但是这些人的论证往往比较空洞,没有具体说明制度问题同军事失利之间的必然联系。俄罗斯实现了彻底的西式民主,而中国没有,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快于俄罗斯。这说明制度改革至少在短期内未必带来经济的发展。 (chinesenewsnet.com)

      第三种解释是“腐败问题”。不少人指出,慈禧太后为了修皇家园林和为自己过生日,从海军军费中挪用了几千万两。这笔巨款足以把北洋海军建设成世界第一大舰队。这个事实表明,腐败是战争失败的一个因素,但是下面我们要说明,腐败并非失败的主要原因。 (chinesenewsnet.com)

      一份对北洋海军经费的专门研究〔25〕认为,挪用经费的说法起源于梁启超,梁为了推翻清王朝,夸大了挪用经费问题。梁称挪用3000万两,实际大约不到1000万两。此外,这些经费并不是北洋海军的经费,而是海军衙门的费用。北洋舰队建设总共用去2300万两银,这只是一个舰队,当时中国共有四个舰队,此外还有沿海要塞建设,单是旅顺一地就用去一亿两银〔3〕。站在慈禧角度上看,她有理由认为军费上化的钱已经足够多了。颐和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慈禧在国家经济发展之后要将园子修复完善,这种想法同今天人们造高楼建小楼的做法相似。这样说并非要为慈禧辩护,而是说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chinesenewsnet.com)

      笔者认为,甲午战争最大的教训是缺乏对于外来威胁的预见能力,同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由此而产生虚幻的安全感。如果慈禧知道战败赔款将要达到2亿万两,她肯定会拿钱去买战舰,而不会去修园子。但是慈禧没有这样的预见能力。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缺乏预见力不是慈禧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中国整个精英阶层的问题。假如当时大部份大臣都看到日本侵略的危险,共同向慈禧要求增加军费,慈禧不可能拒绝。问题是精英阶层对外来威胁没有清醒的认识。 (chinesenewsnet.com)

      站在今天的角度,很容易指责古人缺乏应有的危机感。但是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古人的问题,同样也是今人的问题。笔者多次撰文指出,美国正在准备对华战争,对于这个警告,有几个人认真看待?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人不相信美国会发动对华战争,那么古代的中国人又如何相信日本会发动对华战争呢?设身处地为古人想一想,要他们预见到日本的侵略并不是容易。笼统地谈论外国威胁并不难,难的是准确判断迫近的威胁和致命的威胁。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始终存在,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料到日本会很快对中国发动战争。北洋海军每年有二百多万两银的经费,再过十年,中国海军必定对日本占绝对优势。但是日本容不得中国再发展十年,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没有料到的。 (chinesenewsnet.com)

      要了解一个国家有没有对中国的侵略企图并不是做不到的。因为大战不可能没有徵兆,侵略必定有先期准备。人们只要阅读一个国家战略家的书,观察该国的战争动员情况,就可以推断该国否有发动战争的企图。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日本战略家写过许多书,论述如何征服中国,征服亚洲,最后称霸世界。对于这些情况,中国本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可是,当时的中国人或者不知道,或者知道了而没有引起警惕性。如果对这些论述认真看待,中国理应对日本的战争有更好的准备。 (chinesenewsnet.com)

      比收集情报更为重要的是理性分析的能力。在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人们会面对各种不利的信息而无动于衷。今天,美国鹰派人物在讨论美利坚帝国,谈论帝国的扩张,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引起了警惕?美国着名战略家Mearsheimer在他那本有广泛影响的《强权政治的悲剧》一书中,认定大国之间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说美国要同中国发生激烈的“安全竞争”,认为强国注定要把它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极限,提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建议挑起日本同中国的战争,然后美国从中渔利。这些理论,清楚表明美国战略家准备着针对中国的战争。还有,美国以反恐为藉口,发展核武器,发展空间武器,这一切也都是针对有核武器的大国的。更为清楚的是,美国的新战略报告,写明了不允许任何国家超过美国,这几乎就是对中国和其他大国的战争宣言。面对那么多的事实,依然很少有人相信美国正在准备着对华战争。想想清朝时期,大部份精英人物既不懂外语有又没有出过国,对于他们,要建立对外来侵略的预见力有多么困难。 (chinesenewsnet.com)

      今昔比较,笔者深感没有理由责难古人,怕的是后人将不知怎样责难我们这一代。 (chinesenewsnet.com)

      准确的判断能力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甲午战争从朝鲜开始,起因是朝鲜内乱,在朝鲜政府的要求之下,中国方面出兵援助朝鲜政权。这次出兵,中方曾经犹豫再三,原因是中日双方有过协议,两国都不入朝,只要一方入朝,另一方即有权力入朝。这个历史协议是为了避免中日双方冲突而定下的。但是中国认为朝鲜政府的请求似乎难以拒绝,而且此举同日本无关,清政府以为出兵不会引起中日冲突,何况当时中日之间并无直接对抗,清政府以为双方没有战争的理由。然而历史证明这个判断是根本错误的,因为日本对战争蓄谋已久,正在等待战争的藉口。日本在中国入朝之前故意放出各种暗示,显示日本不会因中国入朝而出兵朝鲜,以此鼓励中国出兵。无独有偶,在萨达姆出兵科威特之前他曾向美国大使馆探寻态度,美国大使给了一个无所谓的表示。当时萨达姆同美国关系良好,他的化学武器材料很多都是美国公司提供的,萨达姆见美国没有反对他出兵,因此放心打了过去,结果大家都知道,这是战争史上又一个使用和接受误导性暗示的例子。当前中美关系良好,但中国决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如果在对外事务上出错,尤其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冲突,很可能会被美国鹰派所利用,转变成中美之间的重大冲突。 (chinesenewsnet.com)

      缺乏预见能力是甲午战败的第一大原因,战争失败的第二大原因是国防战略的失误。根本错误是分兵过多和被动防守。 (chinesenewsnet.com)

      人们对甲午战争谈论最多的是甲午海战,似乎中国是在海战中被打败的,其实不然。在中日海军之间共有三场战斗,最重要的一场是两军黄海决战,很多人谈论的甲午海战实际上就是这场黄河海战。这场战斗中,双方实力对比相差不大。日本方面的优势是船速快,火炮的发射速度快,总体而言属于进攻型装备。中国方面的优势是拥有两条远东第一大的巨舰定远和镇远,这两条舰装甲厚实,难以被击沉,属于防守型配置。以此力量对比来看,正常的海战结果应该是双方不分上下,但是中方的中小型舰只会有较多的损失。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中国五艘军舰沉没或被毁,日本军舰一艘沉没,旗舰丧失战斗力,另有三艘重伤。中日相比,中国只是损失较大,并非失败。尤其是中国的两条巨舰,装甲厚实,形同海上堡垒,虽然各中几百发炮弹,依然能够继续作战。最后中国六条军舰追击日舰,海战以日本军舰逃跑结束〔1〕。因此,这场海战,中国并没有败。不幸的是,海战之后,中国的一条巨舰镇远在沿海行走时触礁擦伤,此后,北洋海军回避出海作战,这是导致中国甲午陆战失败的一个因素。北洋海军最后在刘公岛全军覆没,原因不是海战问题,而是陆战问题。当时中国在中日甲午陆战中已经基本失败,沿海一带许多重要城市和要塞都被日军攻破,中国军队的士气已经极其低落,驻守刘公岛的北洋海军在日本的海陆两军夹击之下灭亡。中国海军并非败于海战,而是败于陆战。 (chinesenewsnet.com)

      甲午战争中最重要的战争不是海战而是陆战。中国最大的失败正是陆战失败,而非海战失败。即使海军全部被毁,也不至于使中国拿出大量的赔款,正是由于陆战的失败,日军兵逼北京,才迫使清王朝不得不作出割地赔款的决定。但是中国陆军为什么会失败呢?按理,中国人数比日本多,战争在中国土地上打,后勤支援于中国有利,本应中国胜利,可是中国竟然在陆战上打败了。 (chinesenewsnet.com)

      纵观战争整个过程,人们可以发现,中国虽然兵力总数超过日本,但是这些兵力被分散了。甲午陆战是从朝鲜打起来的,李鸿章最初打算投入三万人,而日军只有一万六,中国可以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然而,由于日本对战争早有准备,进军快速,中方只来得及投入一万六。军队进入朝鲜之后,领军叶志超生怕被日军断了后路,又分出五,六千人沿线把守,因此到达平壤的人数不足一万,占了劣势。叶志超又没有作战的智慧和勇气,因此平壤兵败。此后,中国退守鸭绿江。然而,平壤一个点没有守住,鸭绿江一条线,兵力就更分散,因此又没有守住,日本侵入中国之后,中国兵力分散问题更为突出。中国那么多城市,一一把守,每个城市必然兵力不足。而日本则机动灵活,挑选守备较弱的城市首先进攻,各个击破。日本海军在海上掌握的主动权,此时发挥了作用。海军可以灵活快速地运送兵力,使陆军可以在作战地域迅速集结。所以,虽然中国兵力总体上超过日本,但是在每场局部战争上,总是日本占优势。 (chinesenewsnet.com)

      正是力量的分散,造成了中国军队的最终失败。最后,日本海陆两军联合,共同进攻刘公岛的北洋海军,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甲午战争,从根本上说是陆军的失败。 (chinesenewsnet.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下) (我不同意他对美国的评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续前)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用兵的聪明之处。毛泽东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提倡者,也是以弱胜强的成功军事家。集中力量有两个难点,第一是能够分清主次;第二是懂得放弃。为了分清主次,毛泽东首先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自己的敌人定位在“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这样一个较为狭小的范围内,对其他人则尽力团结。毛泽东也很懂放弃,井岗山反围剿,他提出敌进我退的主张,四次反围剿都胜利。到第五次,接替毛泽东的中共领导人再也不愿意退却,他们要固守每个阵地,结果红军几乎全军覆灭。 (chinesenewsnet.com)


        可惜甲午战争时并非毛泽东在指挥。当时指挥作战的人并不懂得放弃一些城市,把兵力集中起来同日本决战的道理。往前推,战争之前,国家资金使用分散,没有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军舰建设。正如〔3〕指出,当时中国花费了一亿银元用于旅顺要塞建设,这笔钱可以建设四个北洋水师。还有,在甲午战争之前,左宗棠带兵西征,平定西部叛乱。战争是胜利了,但是西征也消耗了中国的大量军费。西部虽然有问题,但是不会给中国带来致命伤害,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却会使中国亡国。西征是需要的,但是必须在保障东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国家安全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于决策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准确判断那种威胁是紧迫威胁和致命威胁。 (chinesenewsnet.com)

        认清主要威胁,懂得有所放弃绝不是容易的事。以今天为例,有人说印度是威胁,有人说日本是威胁,也有人说俄国是威胁。究竟谁是对中国安全最大最紧迫的威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看看谁在策划对华战争,谁在制定进攻性的战争计划,谁在建立世界帝国,谁最有能力发动战争,谁在破坏现有的国际和平秩序,谁最具有好战意识,谁正准备在中国门口挑起大战。把所有这一切放在一起,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美国。 (chinesenewsnet.com)

        在这种时刻,中国应当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联合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爱好和平的人士,遏制美国鹰派挑起战争的企图。可惜,中国似乎并没有这样做。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中国没有坚定地同法德俄站在一起坚决谴责美国;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提出要给予美军不受国际法制裁的豁免权,法德两国弃权,中国却投了赞成票;俄国提出建立跨欧亚大陆的新月形安全地带,中国没有给予响应;在朝鲜问题上,美国要求中国制裁北朝鲜,中国就协助美国对北朝鲜施加压力。 (chinesenewsnet.com)

        如果中国的外交政策是迎合美国的好战主义,而不是同其他国家联合,共同遏制美国的扩张,那么这样的政策会成为纵容美国鹰派小集团推行帝国主义的自杀政策。 (chinesenewsnet.com)

        这里,我们不得不谈谈甲午战争失利的第三个因素,即中国没有及时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 (chinesenewsnet.com)

        自鸦片战争战争之后,各西方列强包括俄国日本都在瓜分中国。然而,每个国家的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的,因此各国的目标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国的主要目标是打破中国的贸易封锁,为英国商品开辟中国市场,英国为了强制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发动了鸦片战争,而且割去中国领土,强加不平等条约,但是英国毕竟没有一个占领整个中国的野心。中俄之间在东北地区有长期的历史冲突,俄国希望占据我东北地区,并获得出海口。但是俄国还没有表现出征服中国的企图。这些国家利益和目标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的威胁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全局性的。而日本则非常不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此外,日本作为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把抢夺中国的资源看成是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日本的目标是征服或彻底打垮中国,因此,当时的日本才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威胁。而其他国家,他们对中国的野心反而成为制约日本的因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野心,中国早已被日本吞并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野心,反而救了中国。日本打败中国之后,最初的要求不仅是巨额赔款和割让台湾,还包括割让胶东半岛。如果这块地方让日本割去,只怕日本随时都会再次发起战争,灭亡中国。当时俄国和德国不愿意日本独吞中国,更害怕日本强大,因此联合起来同日本交涉,迫使日本放弃胶东半岛。虽然胶东半岛被德国占领,东北的土地又让俄国占去,但是毕竟比让日本独占强得多。国土让几个国家占领,使中国感到痛苦,但是中国并没灭亡,日后有修养生息恢复失地之日;如果让日本一国占领,中国难逃亡国的命运。在甲午战争时期,如果中国早点向德国和俄国求助,中国未必会战败。因为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日本取胜。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三个教训。 (chinesenewsnet.com)

        由此可见,当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时,就应该同其他国家联合,甚至作出必要的利益让步。这也是毛泽东敌进我退的道理。当某个国家企图成为地区征服者的时候,其他国家必然同时感到威胁,这就是这些国家建立联盟的基矗从今天来看,如果美国要征服世界,那么美国就不仅是中国的威胁,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威胁。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的传统盟友法国和德国很快同美国吵翻。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应当同法国,德国,俄国,甚至同日本联合起来,共同挫败美国征服世界的企图。 (chinesenewsnet.com)

        最近,恰好是中美朝鲜战争五十周年纪念。甲午战争,中国在朝鲜败给一个比自己弱的对手;中美朝鲜战争,中国在朝鲜战胜了一个比自己强的对手。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走向长久战乱;朝鲜战争的胜利给中国带来难得的五十年和平。有人认为美国不会发动对华战争,事实上,早在一九四八年,《韩美同盟条约》即把中国东北纳入南韩统一朝鲜的作战区域,还把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划为美韩共享〔A〕。如果没有志愿军殊死抵抗,美韩侵华战争将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美国代表正义和民主,事实上,美国的扩张主义和消灭弱者的意识根深地固。不要说普通人,那些被尊为美国国父的人也是对印地安人种族灭绝的支持者。华盛顿说印地安人同狼一样都是白人的猎物“Both being beast of prey, tho‘they differ in shape”; 杰佛逊说要灭绝印地安人或者把他们赶到白人去不了的地方“pursue〔the Indians〕to extermination, or drive them to new seats beyond our reach”;不要以为美国的种族灭绝只是遥远的过去,直到上一世纪,罗斯福还说,“我不认为死掉的印地安人才是好的印地安人,但是我认为他们十人中九个如此”(“I don’t go so far as to think that the only good Indians are dead Indians, but I believe nine out of ten are, and I shouldn‘t like to inquire too closely into the case of the tenth”)〔B〕。 如果中国被美国看作是落后的民族,中国的命运将很危险。还有人认为,朝鲜战争破坏了中美关系,事实上,恰恰是朝鲜战争才实质性地改善了中美关系。正是朝鲜战争的胜利阻止了美国的侵华战争,保证了中美之间和平共处,迫使美国平等地对待中国,为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根基。 (chinesenewsnet.com)

        朝鲜战争是中国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大转折点,它为中国遭受侵略一百多年的战争痛苦打上了句号。从此之后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和平的生活。为此,我们要深深感谢在朝鲜战场上捐躯的志愿军英雄。 (chinesenewsnet.com)

        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应忘记甲午战争曾把中国带进苦难的深渊。甲午战争的教训,可用孙子兵法来概括。第一,“以虞待不虞者胜”;第二,“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第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chinesenewsnet.com)

        德国报纸指出〔C〕,布什政府的政策是在美国一个鹰派小集团的影响下形成的(Bush has been surrounded by a secretive circle of advisors and public relations experts),这个小集团深受斯特劳斯主义的影响(It’s been said that the group‘s idol is German Jewish philosopher Leo Strauss.),他们从根本上反对自由民主的原则(Wolfowitz and other Straussians are part of an avant-garde of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that essentially  despises the idea of a liberal democracy)。 分析指出,当年斯特劳斯同一个纳粹的思想导师是好友,当前美国政治同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形势有诸多相似之处(Strauss maintained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Carl Schmitt, a critic ofparliamentarism and spiritual precursor of the Nazis. According to Winkler, certain parallels exist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prior to Hitler’s rise to power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些情况中国应该给予充份的注意。 (chinesenewsnet.com)

        致谢:感谢远东推荐德国报纸的文章。感谢庄东介绍孙子“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论断。 (ch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作者沿袭冷战思维, 很显然并没有从甲午战争中吸取教训。
        • 这点我同意,中国政治精英们的对世界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才是导致战败的根本原因.(不过李鸿章确实提出过放弃新疆发展北洋的)
    • 甲午战争本质上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 谁胜谁负还用说吗?
      • 现在打,败的更惨,别看买了那么多的武器,没有用,看看新干线问题上我们官员的态度,还有他们老婆孩子都是那国公民
        • 南斯拉夫的齐奥赛斯库的下场在中国是否会重演?
    • 如果把慈西换成毛泽东, 中国一定能赢. 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 打仗基本上就象街头流氓斗殴, "狭路相逢勇者胜", 哪个狠, 哪个就赢. 人类怎么能咬得赢野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