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100元一桶的石油和现代文明的终结(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面对现实,不然现实就会面对你。”
——前言

亲爱的读者:

“现代文明很快将要终结。”这不是什么xie2 教的预言、阴[]谋论者的恫吓,而是世界上一些广为受人尊敬的地质学家、物理学家、银行家和投资家经过科学研究所得出来的一致结论。这些人是有理性、有头脑、思想并不激进的专业人士,但是连他们都对即将到来的全球危机——石油顶峰——而感到深深的恐惧。

问:难道全世界的石油真的要用完了吗?我以为还有四十年的油呢。
答:石油并不会绝对意义上的“用完”。但是所有的石油生产都遵循一个钟形曲线,就像下面解释的这样: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当一个新油田被发现的时候,起初,产量很低,因为用来大规模开采的机器设备还没有装好。逐渐地,设备的规模逐渐扩大,被开发的油井越来越多,石油产量也跟着迅速上升。到了一定时间以后,产量增加的速度就开始减缓,直到完全停止。(这是因为油田的储量是有限的,就像喝一瓶可乐——喝得越快,瓶里的可乐就越少。)然后石油产量就开始无法逆转的下降。慢慢地,即使再挖油井、使用更发达的技术也无法抽取更多的石油。这个过程一直到抽取、运输、加工石油总计耗费的能量超过了采出的石油能量时才停止。到了此时,已经不值得再继续开发该油田了。

所有的油田的产量都遵循这样一个曲线。不单单是个别的油田,这个曲线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石油产量都成立。因为国家、世界的石油产量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油田产量累加起来的。

这个著名的定律是1953年美国地质学家金。哈伯特(King Hubbert)发现的。他当时预言美国的国内石油产量将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左右达到顶峰,到了顶峰之后就会一直下降。在1970年,他所预见的情况真的发生了——美国的国内产量达到了顶峰,并从此逐年下降,一直到今天。从此以后,石油专家把这种情形叫做哈伯特顶点(Hubbert's peak)或石油顶峰(Peak Oil)。其他的产油国家,如法国在1988年、英國在1999年等等,也陆续出現了同样的情況。

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现在处在曲线的哪个位置呢?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我们现在正好处在全球石油产量的顶峰。一些学者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肯尼斯。杜佛叶斯(Kenneth S. Deffeyes)认为2005年12月是全球产量的顶点,其他更乐观一点的预测包括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原负责人萨达德。胡塞尼(Sadad Al Husseini)声称的2006年,和“石油与天然气顶峰协会”(ASPO)的2010年。
不管怎么样,科学家的共识是,石油顶峰或者已经过了,或者会在未来的10-15年内来临。

如果2005年是石油顶峰——也就是曲线的顶端——那么从曲线来看,2030年的石油产量大概相当于1980年的产量。但是2030年的世界人口将大大超过 1980年,而且由于工业的发展,2030年的人口也将更依赖于石油。结果就是供给赶不上需求,油价狂飚,资源大战开打。

整个世界经济系统要有足够的石油才能正常运行而不至于崩溃。石油和经济的关系就像水和人体的关系:人身体的70%是水,一个100公斤的人身体里有70公斤的水。由于水在人体中的功能是如此重要,用不着等这个人失去70公斤的水,哪怕他只失去7公斤,就足以脱水致死。全球经济也是这样:用不着等到我们用完所有的石油,哪怕是需求超出供给10%到15%,整个经济系统就会崩溃。所以,当我们在顶峰的时候,哪怕石油产量很小规模的下降,也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全球的石油产量刚刚减少了不到8%,油价就翻了两番(=乘以4)。就在几年以前,加利福尼亚的天然气产量减少了不到5%,结果天然气价格一下升了400%

庆幸的是,历史上的这些产量下降都只是暂时的。但是,将要到来的产量下降决不会这么短暂:它将是永久性的。当我们过了顶峰之后,石油产量将每年减少3%(保守估计)。再加上战争、恐怖分子、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等其他因素,石油产量将每年减少10%左右。这样在7年内,全球石油供应就会减少50%

有很多研究报告证实这一点,我举一个美国副总统切尼的例子。切尼在成为副总统以前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哈利伯顿(Halliburton)的CEO,他在一篇1999年的演讲中提到:
“据估计,未来数年内,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平均每年增加2%,与此同时,保守估计石油产量将每年递减3%。这表示我们到2010年,我们必须每天增产5000万桶石油,才能满足需求。”
无数已退休的、和政治无关的科学家支持切尼的估计。很多人认为在2006年后的5年内全球石油供应将开始下滑。一些石油界的内部人士甚至觉得切尼的数字太保守了。安德鲁。古尔德(Andrew Gould),石油界巨头Schlumberger公司的CEO,最近解释说:
“虽然精确的预测石油减产的速度很难,但每年8%的速率并不是不合理的预计。”
8%的年递减率意味着石油产量将在9年内减少一半。如果70年代8%的减产使油价上涨了300%,你觉得50%的减产会带来什么?
还有些专家甚至估计减产的速度将达到10%到13%/年。一些地质学家认为2005年是“廉价石油纪元”的最后一年。石油产业内部的估计则认为“2007年之后,供给和需求之间将产生一个无法弥补的鸿沟…”这意味着从2008年开始世界将面临越来越频繁的油荒。随着石油产量沿着曲线继续下滑,我们很可能会进入某些科学家预言的“后工业石器时代”。


问:这关我屁事?我又不开车。
答:这当然关你的“屁”事。因为没有石油,你连“屁”都没得放——因为你连饭都没得吃。

现代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和石油紧密相连。
先说吃:现代的食品生产几乎每一步都是石油驱动的:杀虫剂和农药是用石油做的;化肥是用氨水,而氨水是从天然气生产出来的(天然气将在石油之后10年达到顶峰);所有的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都是烧的柴油(柴油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把这些农产品运到城里的交通工具是石油驱动的;储存食物的电冰箱、冷柜等需要消耗能源,这些能源也大多是煤和天然气电站提供的。制造这些冰柜、农产品、化肥的工厂也需要用电。烧饭用的煤气也是石油提炼出来的。现在知道为什么馒头和煤气涨价了吧?
穿:棉花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远超过小麦等作物。
住:造房子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水泥、玻璃…这些东西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石油。冬天用的暖气,夏天用的空调都离不开石油。
行:这个就不用说了。汽油、柴油、航天油…这些都从石油里提炼出来。

问:“等等。难道所有的现代科技都是石油的产物?”
答:“是的。”
不光是农业、运输业,制药业、水利、国防工业等都依赖大量、便宜的石油而得以生存。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就是用石油做的。你现在用的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电子玩艺儿都是用大量的石油制造出来的。一些例子:
微型集成电路:
生产1克的集成电路要用掉630克化石燃料。美国化学协会的数据表明:生产一个32M的DRAM内存条需要消耗3.5磅(1.6公斤)的石油和70.5磅(32公斤)的水。
电脑:
造一台台式电脑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平均是该电脑重量的十倍。
汽车:
造一辆汽车大概须要20桶石油。如果算上零件、运输等,最终消耗的能源大概相当于汽车重量的两倍。

问:不是现在有什么新型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什么的。难道这些能源也需要用石油吗?
答:很遗憾。是的。
稍微考虑得细一些,人们就会发现新型能源所需要的设备——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生物柴油厂、核电站等等——都需要用到高度复杂的科技和金属冶炼技术。
这些设备的制造要用到大量的银、铜、铂、铝。这些金属,从勘探,到开采,到冶炼,到运输,再到最终投入生产,每一步都依靠石油驱动的机器。举个例子,理查德。巴内特(Richard Barnet)在他的“短缺的政治学”一书中提到:
每生产一吨铜要用掉112000000 BTU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7.8桶石油。而生产一吨铝用掉的能量是铜的二十倍!
核能发电需要铀矿石。铀矿石跟上面提到的金属一样,也需要大量的石油来勘探、开采、提炼和运输。
更可怕的是,这些金属、矿石在地球上的储量也是有限的。有迹象显示,它们的产量也快达到顶峰了。铜的价格在过去五年里涨了3倍,铝的价格翻了番。2007年7月,铀矿石的价格一度达到140美元一磅,而1年前它的价格只是48美元/磅。

总而言之,这些所谓的“可替代能源”、“新型能源”本身也是石油的衍生物。指望它们来替代石油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没有大量、廉价的石油,这个替代过程本身就无法进行。


问:听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可这跟经济有什么关系?
答:现代全球经济是以发展为基础的,而经济要发展,必须有不断增加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石油和全球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整个关于“石油顶峰”讨论的重心。它甚至比发展新型能源更重要。

柯林。坎贝尔博士(Colin Campbell)对此有一个比较简明的解释:
所有的银行再把钱借出去的时候都有一个假设:经济会增长。银行很乐意把钱借给别人,因为他们相信明天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回报,足以抵消放款的风险。可当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石油——开始变得不足时,这种增长就变得不可持续,银行就面临巨大的危险。股票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把钱投进去,以期获得回报。可当公司无法再发展时,它的市值就会瞬间蒸发。整个过程将会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当市场终于发现经济无法再增长时,它就崩溃了。
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活几乎都是用化石燃料的能量在干,包括制造、建设、运输等等。相比之下,由人体肌肉干的活几乎微不足道。 而化石燃料则大部分都由石油和天然气组成。所以,没有不断增加的石油,世界经济怎么可能不断增长呢?

问:听起来挺吓人,可这一切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答:每个人都是经济的一分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让我引用普利策奖得主保罗。萨洛帕克(Paul Salopek)2006年7月在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话:
“石油顶峰的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永久性的燃料短缺将把世界经济推入漫长的大萧条。成百上千万的人将失业。农田里的拖拉机将由于没有燃料而无用武之地,造成大饥荒。没有了汽车的人们将用脚走到沃尔玛,不是去买便宜的,从半个地球外运来的“Made in China”商品,而是从被遗弃的建筑里找点玻璃、铜丝什么的换钱。”2006年,加拿大的麦克琳杂志(Macleans)记者Jonathan Gatehous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当争相无法再被隐瞒时,物价将飞涨,经济会跳水,人类文明的基础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房市、股市大跌,在很短时间内,人类财富——本来就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将飞速蒸发。” “然后将会有紧急会议、外交上的举动、紧急石油勘探队,但一切都太晚了,混乱已经无法平息。数以千计的公司将破产,上百万的人将失业。曾经繁荣的都市将会成为救济站、乞丐大军的家。犯罪率直线上升,地球本来就很危险,现在它可是成了火药桶…”
“到2010年,min2 主将受到威胁。大量突然变穷的人会愤怒的转而支持法西斯主义。Jie4严令、集zhong1营…等等将重新出现。如果这还不够乱,全球变暖将导致粮食减产、自然灾害频发,使一切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如果你只是想着加油站油泵上的数字,你可以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问:石油产业对此有何反应呢?
答:如果你想对石油的未来有所了解的话,你只要看看石油公司都在做些什么。麻省理工学院05年的一篇文章写道:“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油价自2001年以来翻了一番,石油公司用于勘探的总预算只增加了那么一点点;虽然美国的炼油厂都在满负荷生产,但是自从1976年以来,美国没有建造一座新的炼油厂;世界上的每一条油轮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但是新油轮被建造的速度还不及旧油轮报废的速度。”

有人说没有造炼油厂的原因是为了环保——这是愚蠢的想法。谁都知道老布什、小布什一家都是搞石油的,石油财团要比环保主义者有钱有势力的多。如果它们真的想造炼油厂那还不是小case,哪会把一小撮环保主义者放在眼里?
30年来没有新造一所炼油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哪个公司会愚蠢到造更多的工厂来炼越来越少的石油。

石油公司不光在收缩生产,而且最近几年还在疯狂的互相兼并,一些例子:
1998年12月,英国石油公司(BP)兼并阿莫科(Amoco);
1999年4月,英国石油-阿莫科兼并美国阿科(ARCO)石油公司;
1999年12月,埃克森(Exxon)和美孚(Mobil)合并;
2000年10月,美国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兼并美国德士古(Texaco)石油公司;
2001年11月,飞利浦石油公司(Phillips)和CONOCO石油有限公司合并;
2002年9月,壳牌石油公司买下PENZOIL公司;
2003年2月,美国Frontier Oil公司与美国Holly能源公司合并;
2004年7月,分析家建议英国石油和壳牌合并;
2005年4月,雪佛龙-德士古和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合并;
2005年6月,荷兰皇家(Royal Dutch)和壳牌合并;
2005年7月,中海油试图收购优尼科(后失败);
2006年6月,美国安达克石油公司(ANDARKO)提议与美国Kerr-McGee石油公司合并;
……

这说明了什么?
想想看:如果石油用完了,还要石油公司有什么用?
所谓的“并购”、“收购”其实就是商场上的“人相食”。每当一个行业开始收缩、衰落的时候,行业里的大公司就会乘机收购资产比自己弱小的竞争对手。最近的例子包括美国的航空业和汽车业。石油公司知道自己的产业已经时日无多了,所以才会疯狂吞并竞争对手,以期成为“最后一个站着的人”。
正如彭博社2007年10月1日的一篇报道说的:“到2011年左右,包括荷皇壳牌、英国石油和飞利浦这样的大公司都将无法增加一丁点的产量…到2014年,他们的产量将开始长期下滑,有50年经验的石油分析家麦克斯韦说,他们将破产。”
这一切说明,最熟悉“石油顶峰”的人——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问:那我们就不能再发现些新的油田什么的?
答:我们已经把地球翻了个遍。全球每年新发现的石油总量在1962年达到顶峰,从那以后就一直下降,到最近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大油田被发现。石油公司的数据显示,现在我们每找到一桶油,在过程中就要花掉6桶油。2004年10月,纽约时报一篇题为“石油公司的勘探得不偿失”的报道提到: “去年,世界上最大的10家石油集团在油田勘探上一共花费了80亿美元,但是结果新发现的石油储量总值还不到40亿美元。前年和大前年的结果也与此类似,虽然没有这么夸张。”

换句话说,新的油田已是如此的少,以至于花钱找它们成了亏本生意。这使得石油公司无法找到新的油田以接替正在不断减产的老油田。2006年六月的一份石油业内部报告说得好:“我们将把精力集中在发展已有的油田上。”这其实是委婉的说:“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大油田值得我们去勘探了。”

从历史趋势来看:在六十年代,世界平均每年大约消耗60亿桶石油,同时新发现300-600亿桶石油。在当时,说“石油快用完了”确实是危言耸听。但不幸的是,最近几年这个比例几乎到了过来:我们现在一年要用大概300亿桶石油,而新发现的石油只有40亿桶。

而且,当石油顶峰一旦来临(或者已经来临),畸高的油价将对整个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就像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那样),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衰退时,石油公司也没有钱进行大规模的勘探。更何况大国间为了争剩下的石油可能会打仗,战火也会使在某些地区的勘探和开采变为不可能。

从以上的趋势看来,曾成功预言恩龙公司垮[]台的John C Herold Inc.公司最近证实“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问:我听说雪佛龙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一个大油田?
答:雪佛龙所发现的这个绰号“杰克2号”的油田,其总量据估计在30亿到150亿桶之间。哪怕我们做最乐观的估计,照现在的消耗速度,150亿桶石油只够全世界用4个月。更别说该“大油田”是深埋在离洋面9公里的海底,其开采难度和成本要比传统油田大得多。

“杰克2号”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石油公司是多么心急:他们要到离陆地400公里远,9公里深的海里找石油。如果世界上还有像以前一样的传统型油田,他们何必要跑那么远、费那么大劲呢?这个例子体现了“石油顶峰”理论的精髓:当顶峰来临时,石油不会一下子消失;石油还在那儿,只是我们要花越来越多的金钱和代价来开采它,而且我们新找到的石油可能根本就不够补偿我们正在用掉的。

问:我听说加拿大油砂里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答:这里面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加拿大的油砂里确实含有丰富的石油,其储量甚至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坏消息是:油砂里的石油非常难开采,即使开采出来了也要花费巨量的能源和金钱。传统的油田,每花相当于一桶油的能量开采,大概可以得到30桶油左右(1比30);但是对油砂来说,这个比例最多不超过1 比1.5。也就是说,同样是开采一桶油,从油砂里开采要比从普通油田里开采多花20倍的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还不是石油和天然气?
而且,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左右,油砂矿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天400万桶。这相对于我们的需求还是杯水车薪:
全世界目前每天消耗8400万桶石油;
据估计,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2000万桶;
当石油产量过了顶峰,我们每年将失去大约100万桶/天的产量。

问:美国政府知道这些吗?
答:当然知道。
如前所述,美国副总统切尼,当他还是哈利伯顿CEO的时候,曾发表过下面的演讲:
“据估计,未来数年内,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平均每年增加2%,与此同时,保守估计石油产量将每年递减3%。这表示我们到2010年,我们必须每天增产5000 万桶石油,才能满足需求。”要知道,现在油价高企,各产油国拼命增加生产,也只能提供大约8400万桶石油/天,到哪里去找所需要的5000万桶/天?切尼的演讲默认了石油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切尼知道,唯一能让西方石油公司存活下去的办法,是出兵中东,把剩下的油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天,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战后伊拉克的石油部长们正把伊拉克油田的大门向外国公司打开——这将使它成为第一个这么做的中东国家。(顺便说一下,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是世界第三)
早在1999年11月,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记者杰佛瑞。林恩(Geoffrey Lean)报道说,切尼在给美国石油学会的一篇演讲里就勾勒了这个蓝图:
“油从哪里来?”切尼问道。他的答案:中东将是那“最终的宝藏”。这个1年之后成为美国副总统、伊拉克战争最主要的推动者说:“石油是独一无二的,它具有战略性,我们不是在谈肥皂沫或者休闲内衣……第一次海湾战争反映了这点。”

并不令人惊讶的是,小布什也有同样想法。他在2001年5月说:“美国人民必须被响亮和清楚的告知:我们的能源正在耗尽。”
当油价长期停留在接近200美元/桶的时候,大规模的资源战争必将爆发:西方工业化国家将为夺取任何剩下的油而战。
所以,当你为布什政权永无宁日的发动战争、增加军备、削减福利开支而困惑的时候,答案就在这里: 对布什政权来说,世界确实将永无宁日。
2003 年,BBC摄制了一个分为三集的纪录片,叫“为石油而战”(War for Oil),里面详尽揭示了布什政府对石油顶峰问题的了解和其攻占伊拉克之间的联系。根据纪录片所说,私下里布什政权认为他们是 “为生存而战”。如果完全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对的。
再告诉你一个信息: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私人农场被称为“环保主义者的梦中之家”。该农场完全自己发电,自给自足,到处是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科技。一个否决“京都议定书”的人自己家里却是这个样子,这应该告诉你些什么。

问:其他西方政府在做准备么?
答:是的。
根据2007年4月英国军方一篇泄露出来的报告,英国政府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加全球变暖导致的“中产阶级bao[]动”做准备:
“植入脑中的电脑芯片,电磁武器,中产阶级走上街头ge[]命,恐怖分子趁火打劫…这些是国防部眼中30年后的未来。”

问: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办?
答:实话告诉你:没有人知道答案。这是工业社会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更何况我们还有全球变暖要对付。 不过,希望还是有的:
从国家角度来说,我国应该立刻停止发展耗油量大、低效的产业,努力减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型。减缓修建公路、大力发展铁路,增加机车、班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包括电车、地铁等。减少私家车。同时,集全国之力研究可代替石油的能源科技,尤其是太阳能。同时研究和推广节能科技。停止研究生物燃料,因为它会和粮食抢土地,不适合我国国情。减少利润少的出口加工业,减低能耗。停止发展房地产,以留出土地保持粮食产量。
从个人角度来说,有车的朋友把车卖了(反正将来也开不起),没车的朋友就打消这个念头。注意节省能源。农村的朋友该笑了,有块地至少衣食无忧。其实中国传统的农业还是很环保的,而且不用石油。等化肥、杀虫剂、拖拉机短缺了,就是重新捡起老祖宗的耕作法子的时候了。住在城里的朋友,平时跟邻里、亲戚什么的搞好关系,困难了可以互相帮助。稍微学一些生存技能比如接雨水、种菜什么的也没坏处。平时家里多备点水、食品,以防万一,至少也能抵消一些通货膨胀。

谢谢大家花这么多时间来看我的这篇文章,这是中国和世界当今最紧迫的问题。油价的上涨已经使粮食、食品、汽油更贵,但这还只是开始。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济。

飞羽
于2008年1月11日深夜

本文主要是根据英文网站lifeaftertheoilcrash.net编译(该网站在国内被和谐),原作者马修。萨凡那,现居住在美国加州。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100元一桶的石油和现代文明的终结(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面对现实,不然现实就会面对你。”
    ——前言

    亲爱的读者:

    “现代文明很快将要终结。”这不是什么xie2 教的预言、阴[]谋论者的恫吓,而是世界上一些广为受人尊敬的地质学家、物理学家、银行家和投资家经过科学研究所得出来的一致结论。这些人是有理性、有头脑、思想并不激进的专业人士,但是连他们都对即将到来的全球危机——石油顶峰——而感到深深的恐惧。

    问:难道全世界的石油真的要用完了吗?我以为还有四十年的油呢。
    答:石油并不会绝对意义上的“用完”。但是所有的石油生产都遵循一个钟形曲线,就像下面解释的这样: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当一个新油田被发现的时候,起初,产量很低,因为用来大规模开采的机器设备还没有装好。逐渐地,设备的规模逐渐扩大,被开发的油井越来越多,石油产量也跟着迅速上升。到了一定时间以后,产量增加的速度就开始减缓,直到完全停止。(这是因为油田的储量是有限的,就像喝一瓶可乐——喝得越快,瓶里的可乐就越少。)然后石油产量就开始无法逆转的下降。慢慢地,即使再挖油井、使用更发达的技术也无法抽取更多的石油。这个过程一直到抽取、运输、加工石油总计耗费的能量超过了采出的石油能量时才停止。到了此时,已经不值得再继续开发该油田了。

    所有的油田的产量都遵循这样一个曲线。不单单是个别的油田,这个曲线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石油产量都成立。因为国家、世界的石油产量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油田产量累加起来的。

    这个著名的定律是1953年美国地质学家金。哈伯特(King Hubbert)发现的。他当时预言美国的国内石油产量将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左右达到顶峰,到了顶峰之后就会一直下降。在1970年,他所预见的情况真的发生了——美国的国内产量达到了顶峰,并从此逐年下降,一直到今天。从此以后,石油专家把这种情形叫做哈伯特顶点(Hubbert's peak)或石油顶峰(Peak Oil)。其他的产油国家,如法国在1988年、英國在1999年等等,也陆续出現了同样的情況。

    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现在处在曲线的哪个位置呢?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我们现在正好处在全球石油产量的顶峰。一些学者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肯尼斯。杜佛叶斯(Kenneth S. Deffeyes)认为2005年12月是全球产量的顶点,其他更乐观一点的预测包括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原负责人萨达德。胡塞尼(Sadad Al Husseini)声称的2006年,和“石油与天然气顶峰协会”(ASPO)的2010年。
    不管怎么样,科学家的共识是,石油顶峰或者已经过了,或者会在未来的10-15年内来临。

    如果2005年是石油顶峰——也就是曲线的顶端——那么从曲线来看,2030年的石油产量大概相当于1980年的产量。但是2030年的世界人口将大大超过 1980年,而且由于工业的发展,2030年的人口也将更依赖于石油。结果就是供给赶不上需求,油价狂飚,资源大战开打。

    整个世界经济系统要有足够的石油才能正常运行而不至于崩溃。石油和经济的关系就像水和人体的关系:人身体的70%是水,一个100公斤的人身体里有70公斤的水。由于水在人体中的功能是如此重要,用不着等这个人失去70公斤的水,哪怕他只失去7公斤,就足以脱水致死。全球经济也是这样:用不着等到我们用完所有的石油,哪怕是需求超出供给10%到15%,整个经济系统就会崩溃。所以,当我们在顶峰的时候,哪怕石油产量很小规模的下降,也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全球的石油产量刚刚减少了不到8%,油价就翻了两番(=乘以4)。就在几年以前,加利福尼亚的天然气产量减少了不到5%,结果天然气价格一下升了400%

    庆幸的是,历史上的这些产量下降都只是暂时的。但是,将要到来的产量下降决不会这么短暂:它将是永久性的。当我们过了顶峰之后,石油产量将每年减少3%(保守估计)。再加上战争、恐怖分子、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等其他因素,石油产量将每年减少10%左右。这样在7年内,全球石油供应就会减少50%

    有很多研究报告证实这一点,我举一个美国副总统切尼的例子。切尼在成为副总统以前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哈利伯顿(Halliburton)的CEO,他在一篇1999年的演讲中提到:
    “据估计,未来数年内,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平均每年增加2%,与此同时,保守估计石油产量将每年递减3%。这表示我们到2010年,我们必须每天增产5000万桶石油,才能满足需求。”
    无数已退休的、和政治无关的科学家支持切尼的估计。很多人认为在2006年后的5年内全球石油供应将开始下滑。一些石油界的内部人士甚至觉得切尼的数字太保守了。安德鲁。古尔德(Andrew Gould),石油界巨头Schlumberger公司的CEO,最近解释说:
    “虽然精确的预测石油减产的速度很难,但每年8%的速率并不是不合理的预计。”
    8%的年递减率意味着石油产量将在9年内减少一半。如果70年代8%的减产使油价上涨了300%,你觉得50%的减产会带来什么?
    还有些专家甚至估计减产的速度将达到10%到13%/年。一些地质学家认为2005年是“廉价石油纪元”的最后一年。石油产业内部的估计则认为“2007年之后,供给和需求之间将产生一个无法弥补的鸿沟…”这意味着从2008年开始世界将面临越来越频繁的油荒。随着石油产量沿着曲线继续下滑,我们很可能会进入某些科学家预言的“后工业石器时代”。


    问:这关我屁事?我又不开车。
    答:这当然关你的“屁”事。因为没有石油,你连“屁”都没得放——因为你连饭都没得吃。

    现代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和石油紧密相连。
    先说吃:现代的食品生产几乎每一步都是石油驱动的:杀虫剂和农药是用石油做的;化肥是用氨水,而氨水是从天然气生产出来的(天然气将在石油之后10年达到顶峰);所有的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都是烧的柴油(柴油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把这些农产品运到城里的交通工具是石油驱动的;储存食物的电冰箱、冷柜等需要消耗能源,这些能源也大多是煤和天然气电站提供的。制造这些冰柜、农产品、化肥的工厂也需要用电。烧饭用的煤气也是石油提炼出来的。现在知道为什么馒头和煤气涨价了吧?
    穿:棉花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远超过小麦等作物。
    住:造房子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水泥、玻璃…这些东西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石油。冬天用的暖气,夏天用的空调都离不开石油。
    行:这个就不用说了。汽油、柴油、航天油…这些都从石油里提炼出来。

    问:“等等。难道所有的现代科技都是石油的产物?”
    答:“是的。”
    不光是农业、运输业,制药业、水利、国防工业等都依赖大量、便宜的石油而得以生存。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就是用石油做的。你现在用的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电子玩艺儿都是用大量的石油制造出来的。一些例子:
    微型集成电路:
    生产1克的集成电路要用掉630克化石燃料。美国化学协会的数据表明:生产一个32M的DRAM内存条需要消耗3.5磅(1.6公斤)的石油和70.5磅(32公斤)的水。
    电脑:
    造一台台式电脑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平均是该电脑重量的十倍。
    汽车:
    造一辆汽车大概须要20桶石油。如果算上零件、运输等,最终消耗的能源大概相当于汽车重量的两倍。

    问:不是现在有什么新型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什么的。难道这些能源也需要用石油吗?
    答:很遗憾。是的。
    稍微考虑得细一些,人们就会发现新型能源所需要的设备——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生物柴油厂、核电站等等——都需要用到高度复杂的科技和金属冶炼技术。
    这些设备的制造要用到大量的银、铜、铂、铝。这些金属,从勘探,到开采,到冶炼,到运输,再到最终投入生产,每一步都依靠石油驱动的机器。举个例子,理查德。巴内特(Richard Barnet)在他的“短缺的政治学”一书中提到:
    每生产一吨铜要用掉112000000 BTU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7.8桶石油。而生产一吨铝用掉的能量是铜的二十倍!
    核能发电需要铀矿石。铀矿石跟上面提到的金属一样,也需要大量的石油来勘探、开采、提炼和运输。
    更可怕的是,这些金属、矿石在地球上的储量也是有限的。有迹象显示,它们的产量也快达到顶峰了。铜的价格在过去五年里涨了3倍,铝的价格翻了番。2007年7月,铀矿石的价格一度达到140美元一磅,而1年前它的价格只是48美元/磅。

    总而言之,这些所谓的“可替代能源”、“新型能源”本身也是石油的衍生物。指望它们来替代石油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没有大量、廉价的石油,这个替代过程本身就无法进行。


    问:听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可这跟经济有什么关系?
    答:现代全球经济是以发展为基础的,而经济要发展,必须有不断增加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石油和全球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整个关于“石油顶峰”讨论的重心。它甚至比发展新型能源更重要。

    柯林。坎贝尔博士(Colin Campbell)对此有一个比较简明的解释:
    所有的银行再把钱借出去的时候都有一个假设:经济会增长。银行很乐意把钱借给别人,因为他们相信明天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回报,足以抵消放款的风险。可当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石油——开始变得不足时,这种增长就变得不可持续,银行就面临巨大的危险。股票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把钱投进去,以期获得回报。可当公司无法再发展时,它的市值就会瞬间蒸发。整个过程将会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当市场终于发现经济无法再增长时,它就崩溃了。
    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活几乎都是用化石燃料的能量在干,包括制造、建设、运输等等。相比之下,由人体肌肉干的活几乎微不足道。 而化石燃料则大部分都由石油和天然气组成。所以,没有不断增加的石油,世界经济怎么可能不断增长呢?

    问:听起来挺吓人,可这一切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答:每个人都是经济的一分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让我引用普利策奖得主保罗。萨洛帕克(Paul Salopek)2006年7月在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话:
    “石油顶峰的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永久性的燃料短缺将把世界经济推入漫长的大萧条。成百上千万的人将失业。农田里的拖拉机将由于没有燃料而无用武之地,造成大饥荒。没有了汽车的人们将用脚走到沃尔玛,不是去买便宜的,从半个地球外运来的“Made in China”商品,而是从被遗弃的建筑里找点玻璃、铜丝什么的换钱。”2006年,加拿大的麦克琳杂志(Macleans)记者Jonathan Gatehous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当争相无法再被隐瞒时,物价将飞涨,经济会跳水,人类文明的基础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房市、股市大跌,在很短时间内,人类财富——本来就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将飞速蒸发。” “然后将会有紧急会议、外交上的举动、紧急石油勘探队,但一切都太晚了,混乱已经无法平息。数以千计的公司将破产,上百万的人将失业。曾经繁荣的都市将会成为救济站、乞丐大军的家。犯罪率直线上升,地球本来就很危险,现在它可是成了火药桶…”
    “到2010年,min2 主将受到威胁。大量突然变穷的人会愤怒的转而支持法西斯主义。Jie4严令、集zhong1营…等等将重新出现。如果这还不够乱,全球变暖将导致粮食减产、自然灾害频发,使一切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如果你只是想着加油站油泵上的数字,你可以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问:石油产业对此有何反应呢?
    答:如果你想对石油的未来有所了解的话,你只要看看石油公司都在做些什么。麻省理工学院05年的一篇文章写道:“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油价自2001年以来翻了一番,石油公司用于勘探的总预算只增加了那么一点点;虽然美国的炼油厂都在满负荷生产,但是自从1976年以来,美国没有建造一座新的炼油厂;世界上的每一条油轮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但是新油轮被建造的速度还不及旧油轮报废的速度。”

    有人说没有造炼油厂的原因是为了环保——这是愚蠢的想法。谁都知道老布什、小布什一家都是搞石油的,石油财团要比环保主义者有钱有势力的多。如果它们真的想造炼油厂那还不是小case,哪会把一小撮环保主义者放在眼里?
    30年来没有新造一所炼油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哪个公司会愚蠢到造更多的工厂来炼越来越少的石油。

    石油公司不光在收缩生产,而且最近几年还在疯狂的互相兼并,一些例子:
    1998年12月,英国石油公司(BP)兼并阿莫科(Amoco);
    1999年4月,英国石油-阿莫科兼并美国阿科(ARCO)石油公司;
    1999年12月,埃克森(Exxon)和美孚(Mobil)合并;
    2000年10月,美国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兼并美国德士古(Texaco)石油公司;
    2001年11月,飞利浦石油公司(Phillips)和CONOCO石油有限公司合并;
    2002年9月,壳牌石油公司买下PENZOIL公司;
    2003年2月,美国Frontier Oil公司与美国Holly能源公司合并;
    2004年7月,分析家建议英国石油和壳牌合并;
    2005年4月,雪佛龙-德士古和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合并;
    2005年6月,荷兰皇家(Royal Dutch)和壳牌合并;
    2005年7月,中海油试图收购优尼科(后失败);
    2006年6月,美国安达克石油公司(ANDARKO)提议与美国Kerr-McGee石油公司合并;
    ……

    这说明了什么?
    想想看:如果石油用完了,还要石油公司有什么用?
    所谓的“并购”、“收购”其实就是商场上的“人相食”。每当一个行业开始收缩、衰落的时候,行业里的大公司就会乘机收购资产比自己弱小的竞争对手。最近的例子包括美国的航空业和汽车业。石油公司知道自己的产业已经时日无多了,所以才会疯狂吞并竞争对手,以期成为“最后一个站着的人”。
    正如彭博社2007年10月1日的一篇报道说的:“到2011年左右,包括荷皇壳牌、英国石油和飞利浦这样的大公司都将无法增加一丁点的产量…到2014年,他们的产量将开始长期下滑,有50年经验的石油分析家麦克斯韦说,他们将破产。”
    这一切说明,最熟悉“石油顶峰”的人——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问:那我们就不能再发现些新的油田什么的?
    答:我们已经把地球翻了个遍。全球每年新发现的石油总量在1962年达到顶峰,从那以后就一直下降,到最近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大油田被发现。石油公司的数据显示,现在我们每找到一桶油,在过程中就要花掉6桶油。2004年10月,纽约时报一篇题为“石油公司的勘探得不偿失”的报道提到: “去年,世界上最大的10家石油集团在油田勘探上一共花费了80亿美元,但是结果新发现的石油储量总值还不到40亿美元。前年和大前年的结果也与此类似,虽然没有这么夸张。”

    换句话说,新的油田已是如此的少,以至于花钱找它们成了亏本生意。这使得石油公司无法找到新的油田以接替正在不断减产的老油田。2006年六月的一份石油业内部报告说得好:“我们将把精力集中在发展已有的油田上。”这其实是委婉的说:“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大油田值得我们去勘探了。”

    从历史趋势来看:在六十年代,世界平均每年大约消耗60亿桶石油,同时新发现300-600亿桶石油。在当时,说“石油快用完了”确实是危言耸听。但不幸的是,最近几年这个比例几乎到了过来:我们现在一年要用大概300亿桶石油,而新发现的石油只有40亿桶。

    而且,当石油顶峰一旦来临(或者已经来临),畸高的油价将对整个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就像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那样),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衰退时,石油公司也没有钱进行大规模的勘探。更何况大国间为了争剩下的石油可能会打仗,战火也会使在某些地区的勘探和开采变为不可能。

    从以上的趋势看来,曾成功预言恩龙公司垮[]台的John C Herold Inc.公司最近证实“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问:我听说雪佛龙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一个大油田?
    答:雪佛龙所发现的这个绰号“杰克2号”的油田,其总量据估计在30亿到150亿桶之间。哪怕我们做最乐观的估计,照现在的消耗速度,150亿桶石油只够全世界用4个月。更别说该“大油田”是深埋在离洋面9公里的海底,其开采难度和成本要比传统油田大得多。

    “杰克2号”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石油公司是多么心急:他们要到离陆地400公里远,9公里深的海里找石油。如果世界上还有像以前一样的传统型油田,他们何必要跑那么远、费那么大劲呢?这个例子体现了“石油顶峰”理论的精髓:当顶峰来临时,石油不会一下子消失;石油还在那儿,只是我们要花越来越多的金钱和代价来开采它,而且我们新找到的石油可能根本就不够补偿我们正在用掉的。

    问:我听说加拿大油砂里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答:这里面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加拿大的油砂里确实含有丰富的石油,其储量甚至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坏消息是:油砂里的石油非常难开采,即使开采出来了也要花费巨量的能源和金钱。传统的油田,每花相当于一桶油的能量开采,大概可以得到30桶油左右(1比30);但是对油砂来说,这个比例最多不超过1 比1.5。也就是说,同样是开采一桶油,从油砂里开采要比从普通油田里开采多花20倍的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还不是石油和天然气?
    而且,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左右,油砂矿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天400万桶。这相对于我们的需求还是杯水车薪:
    全世界目前每天消耗8400万桶石油;
    据估计,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2000万桶;
    当石油产量过了顶峰,我们每年将失去大约100万桶/天的产量。

    问:美国政府知道这些吗?
    答:当然知道。
    如前所述,美国副总统切尼,当他还是哈利伯顿CEO的时候,曾发表过下面的演讲:
    “据估计,未来数年内,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平均每年增加2%,与此同时,保守估计石油产量将每年递减3%。这表示我们到2010年,我们必须每天增产5000 万桶石油,才能满足需求。”要知道,现在油价高企,各产油国拼命增加生产,也只能提供大约8400万桶石油/天,到哪里去找所需要的5000万桶/天?切尼的演讲默认了石油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切尼知道,唯一能让西方石油公司存活下去的办法,是出兵中东,把剩下的油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天,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战后伊拉克的石油部长们正把伊拉克油田的大门向外国公司打开——这将使它成为第一个这么做的中东国家。(顺便说一下,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是世界第三)
    早在1999年11月,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记者杰佛瑞。林恩(Geoffrey Lean)报道说,切尼在给美国石油学会的一篇演讲里就勾勒了这个蓝图:
    “油从哪里来?”切尼问道。他的答案:中东将是那“最终的宝藏”。这个1年之后成为美国副总统、伊拉克战争最主要的推动者说:“石油是独一无二的,它具有战略性,我们不是在谈肥皂沫或者休闲内衣……第一次海湾战争反映了这点。”

    并不令人惊讶的是,小布什也有同样想法。他在2001年5月说:“美国人民必须被响亮和清楚的告知:我们的能源正在耗尽。”
    当油价长期停留在接近200美元/桶的时候,大规模的资源战争必将爆发:西方工业化国家将为夺取任何剩下的油而战。
    所以,当你为布什政权永无宁日的发动战争、增加军备、削减福利开支而困惑的时候,答案就在这里: 对布什政权来说,世界确实将永无宁日。
    2003 年,BBC摄制了一个分为三集的纪录片,叫“为石油而战”(War for Oil),里面详尽揭示了布什政府对石油顶峰问题的了解和其攻占伊拉克之间的联系。根据纪录片所说,私下里布什政权认为他们是 “为生存而战”。如果完全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对的。
    再告诉你一个信息: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私人农场被称为“环保主义者的梦中之家”。该农场完全自己发电,自给自足,到处是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科技。一个否决“京都议定书”的人自己家里却是这个样子,这应该告诉你些什么。

    问:其他西方政府在做准备么?
    答:是的。
    根据2007年4月英国军方一篇泄露出来的报告,英国政府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加全球变暖导致的“中产阶级bao[]动”做准备:
    “植入脑中的电脑芯片,电磁武器,中产阶级走上街头ge[]命,恐怖分子趁火打劫…这些是国防部眼中30年后的未来。”

    问: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办?
    答:实话告诉你:没有人知道答案。这是工业社会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更何况我们还有全球变暖要对付。 不过,希望还是有的:
    从国家角度来说,我国应该立刻停止发展耗油量大、低效的产业,努力减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型。减缓修建公路、大力发展铁路,增加机车、班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包括电车、地铁等。减少私家车。同时,集全国之力研究可代替石油的能源科技,尤其是太阳能。同时研究和推广节能科技。停止研究生物燃料,因为它会和粮食抢土地,不适合我国国情。减少利润少的出口加工业,减低能耗。停止发展房地产,以留出土地保持粮食产量。
    从个人角度来说,有车的朋友把车卖了(反正将来也开不起),没车的朋友就打消这个念头。注意节省能源。农村的朋友该笑了,有块地至少衣食无忧。其实中国传统的农业还是很环保的,而且不用石油。等化肥、杀虫剂、拖拉机短缺了,就是重新捡起老祖宗的耕作法子的时候了。住在城里的朋友,平时跟邻里、亲戚什么的搞好关系,困难了可以互相帮助。稍微学一些生存技能比如接雨水、种菜什么的也没坏处。平时家里多备点水、食品,以防万一,至少也能抵消一些通货膨胀。

    谢谢大家花这么多时间来看我的这篇文章,这是中国和世界当今最紧迫的问题。油价的上涨已经使粮食、食品、汽油更贵,但这还只是开始。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济。

    飞羽
    于2008年1月11日深夜

    本文主要是根据英文网站lifeaftertheoilcrash.net编译(该网站在国内被和谐),原作者马修。萨凡那,现居住在美国加州。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any comments?
      • 生活成本将暴涨,其实看看你的周围,一些商品的物价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 即便石油峰理论成立,地球上也不会缺石油,只是缺廉价传统石油。现代文明终结是危言耸听,不过一些民族乃至种族被终结,倒是有可能。
    • 我们不开车或者少开车就是了,大家一起坐公车还热闹点:)
      • 没有油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 古人的日子还不是照过?最多赶马车点蜡烛。秋菠你家可以点灯笼:)
          • red? hoho, would be great...
        • 如果没有这些问题,那要科学家干什么?人类的危机难道只有石油让你担心?你难道没有听说什么可怕的病毒或抗药的细菌?
    • 一个美元狂跌的事实,用来掩人耳目
      • 美元跌了,加币涨了,照理来说我们应该买到比以前便宜的汽油。美国就用提升石油价格的方式来榨取其他国家的财富
        • 你对美国恨得不清
        • 打倒美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共产主义万岁!
    • 洗洗睡吧。
    • 这么漏洞百出的也被修罗王转载。美国和加拿大有大量石油储藏动都没动,Alberta省仅油沙就够整个地球用几十年的,阿拉斯加物产更是丰富。很久以前看到一个纪录片,讲女性创业的,才发现加拿大北极圈附近有一个超级钻石矿,现在各国都眼红北极圈呢。
      • 美国其实一早就死活不挖自己的石油
        • 美国目前的石油年产量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
          • 嗯,他们进口的比自己开采的多5成,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开发
    • 左派们不懂“石油储量”的含义而瞎编。 “石油储量”是指在现有开采条件下的石 油资源,是指“可以赚到钱”的开采。 因此石油价格越贵, 美国的石油储量就越 多。 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只是大部分都是开采成本贵的油页岩,
      而且人工不便宜而已。 石油根本就不会用完。
    • ZT 油价飙升牵动世界神经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新闻档案】油价飙升牵动世界神经


      受到投资者担心原油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008年1月2日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国际油价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到美国东部时间2日中午12点06分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美元,这一价格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


      当国际油价站上100美元后,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厅内顿时像注入了“兴奋剂”,报价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各路记者也纷纷来到这里,忙着拍照、摄像,或向交易员询问着油价的未来走势,交易大厅内显得比平时更加拥挤。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位发言人说,那笔每桶100美元的交易是合法有效的。


      面对创纪录的高油价,交易大厅内的交易员们表情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有的显得十分亢奋,一边高声喊叫,一边不断将交易单抛向交易柜台。有的面对新年头一个交易日的油价暴涨似乎准备不足,不做声响地站在交易池外围,脸上流露出失望和无奈的表情。新年开初油价破100,似乎预示着什么吗?那么今年石油又将会牵扯出怎样的一副人间百态呢?


      【竹卿点评】国际油价,全世界的参考值都在纽约石油交易所。而这个国际油价, 当然不是石油公司采油的真实油价, 纽约石油交易所现在油价是100美元/桶, 但事实上, 绝大部分的石油开采公司按照份额油计算出来的成本, 在10-30美元/桶上下。 但不是说, 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 是废纸一张。 它标示的, 是石油公司卖原油给各个炼油厂的价格, 这个价格, 是紧跟着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进行变动的。


      石油开采商采油的价格, 是很难计算的。 因为第一:勘探是风险非常大的行为, 勘探失败率是非常高的, 而勘探费用却是非常大的, 如果勘探失败, 这些费用都要转嫁到勘探成功的油井上。 而勘探成功与否, 除了人类科技进步的程度外, 就是“听天由命”了。 第二:勘探成功后, 油井的地面建设是非常大的专业工程, 费用和时间都不小。 第三:采油商的勘探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勘探成功的油井在出油的同时, 它们还必须继续勘探其它的地区, 勘探失败还是成功, 其费用都直接影响成本。 第四:全球有很多石油开采商, 在不同的地段采油, 成本各自不同。


      为了规避勘探风险,石油公司卖原油给炼油厂的合同, 其中就明言交易价格在合同规定的定价之基础上, 可以随纽约石油交易所价格变动。如果合同中没有这一条, 这时炼油厂, 为了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经济损失, 会在纽约石油交易所买反向的期货以保证收益不变动。


      所以, 久而久之, 世界就以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 为全球油价的基准价格。 结果, 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 反过来影响了石油开采商的勘探和开采行为。 例如中海油是做海上石油开采的, 但是海上石油开采的成本远远大于沙漠石油开采。 其成本在25-30美元/桶左右(这种成本都是估计值,是按照一次勘探就成功来计算的)。 如果这时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 在10-15美元/桶, 那么, 中海油做的就是亏本生意。 它的石油除了卖给国内自己的炼油厂, 作为政策性买卖外, 是不可能出口的。 因为国外的炼油厂, 会以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来定合同, 中海油的石油就没法卖。 苏联当年的石油就是这种情况。 国外的炼油厂就会找美孚, 它在中东有油田,成本低, 大约5-7美元/桶,它可以按照纽约石油交易所的10-15美元/桶来交易。


      日本那么重视海洋, 但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数量和其海洋岛国的身份却极其不匹配, 就是因为纽约石油交易所的价格以前长期徘徊在10-15美元/桶, 它从中东买油再用船运来日本, 总费用都比在自己海上采合算。 所以以前日本的海上钻井平台, 只是用来保持技术力量和科研用。


      但现在纽约石油交易所价格飞到100美元/桶, 几乎可以说, 只要你不是到世界最深的海沟去采油, 都可以赚钱。


      石油价格,一直是美国的经济武器,对付苏联曾建功立业。之后,价格猛涨对付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以及日本又开始膨胀的经济实力和欧洲。这些,早就不是新闻了。那么,纽约石油交易所的这个石油期货市场,是怎样被美国人操纵,并且在全球石油价格上到处兴风作雨,以前用它来有目的的专门针对、打跨前苏联,现在又用它来有目的的对准了中国、准备专门针对中国,企图危害中国的能源安全,制造让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进而威胁中国的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呢?


      这种例子,在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正如农民卖蔬菜给菜贩子,本来应该是农民来决定市场菜价,但是菜贩子们垄断了市场后,反而变成了菜贩子们决定市场菜价(当然会利用经济规律和自然因素),而农民和市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了损失方。事实上,期货价格已经越来越成为现货价格的指标和衡量尺度。为什么苏联会被美国操纵的石油价格搞得卖不出石油,为什么纽约石油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可以成为全球石油交易的实际参考价格?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联动,就是这个原因。


      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一样,期货价格是否等于现货价格,关键在于垄断的程度。而现在,全世界最好的储藏量最大的最优质的油田,从中东、到南美、到墨西哥的油井、几乎都掌握在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等美国或西方大石油公司手上。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全世界的石油价格由美国说了算而不是由中国说了算的根本原因。


      而最近石油价格的变化相当诡异, 内有蹊跷。2007年11月,国际 油价已经上涨到95美元, 可是在加拿大和美国, 加油站价格去相当异常, 在油价重上70美元一桶之后, 市里加油站价格却停滞不动了, 现在油价上升到100美元一桶, 市里加油站价格却下跌了 7分钱。 (同一个加油站的数据对比) 。也就是说, 美国加拿大国内居民使用的汽油价格, 在国际油价一再创新高的情况下, 却出现了反向下跌, 这是极不寻常的现象。 和去年的跟随国际油价暴涨的现象背道而驰。


      2006年国际油价涨到70美元时, 加拿大市内加油站价格也从平常的0.8元/升涨到1.35/升, 引起民怨沸腾。而今天, 却相当诡异, 自从国际油价突破95美元高位后, 市内加油站价格却从1.10下跌到0.92。加拿大的油城卡尔加里的石油巨头公司内部, 出现非正常性裁员。 这个现象与去年卡尔加里因为油价暴涨而导致石油公司收入猛涨导致疯狂招聘员工, 形成鲜明对照 ----新一轮油价暴涨, 但是石油公司不但没有扩充员工相反却在裁员。 这说明, 油价不论国际还是国内, 都已经进入政治性控制之中: 国际油价暴涨, 美国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而美国,加拿大国内居民用油价格下跌, 说明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安抚其国内民众。 这轮油价暴涨是政治性战略行为。美国已经发动新一轮的政治经济战略攻势 ---目标显然是中国。


      中国的能源安全在于,中国必须寻找新的油井保证我们的油源,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中石油等中国大石油公司在非洲的苏丹、尼日尔、乍得和亚洲的伊朗这些充满危机、威胁、极大风险的地方投资和开发。在一些地方,如苏丹,中国投资兴建的练油厂被当地的反政府武装袭击、尼日尔的中国石油工人被绑架……我们在全世界找石油,从根本上是要打破美国对世界石油油源的垄断,目的是要动摇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的,因此,这些袭击和绑架事件后面谁是黑手也就能清晰可见。


      上海石油交易所,未来它会否发展成为全球石油期货交易所,这和中国国家实力息息相关,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拥有的油田越来越多,则中国就有了做石油期货的基础,未来上海石油期货会出现,先从满足国内需求入手,发展到影响亚洲石油价格,再发展到影响世界石油价格。当然,这需要中石油中石化不断的抢占越来越多的全球石油份额才能做到,而中石油,中石化能否抢占到越来越多的油田,和中国全球势力的发展紧密相关。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



      未完待续,敬请留意下篇的文章: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16)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非常赞成文章的看法, 不是危言耸听, 人类历史就是战争史, 偶尔几十年的相对和平掩盖不了人类贪婪的动物本性, 人这种动物是经不起考验的,因为人是不堪一击的血肉之躯。 别告诉我你可以在-50度或+50度以上生存。
      但是正如潮涨潮落一样, 人类折腾几个来回, 不是由瘟疫来一次调整, 就是搞个world war, 或者大自然打个喷嚏, 来个什么类似冰川气候, 人类也就被调教一下。总之上帝创造人是不负责任的。
      • 你狗屁不懂,赞成你个屁啊。
    • bullshit。这种理论早就被驳斥过了。世界上探明的石油储备,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可以坚持200多年。
      • 真的吗?能给个出处吗。
    • 典型的杞人忧天,数百多年前人们用木材-煤驱动轮船火车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会有油-电-核来驱动,现在我们用油开车的时代,已经有了电驱汽车-火车,核驱轮船。还有许多新的驱动方式正在试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驱动方式将会更有效-更安全-更环保。
      楼主那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杞人忧天的思维还是关起门来自己享受吧。
      • 加拿大现在的电力组成,50%的核能,25%的水利,25%的油煤。就算现在油煤就枯竭,也只不过影响生活的25%,换句话就是每天有6小时没电(正好睡觉)。更何况二三十年后,油煤基本被淘汰,还用担心吗?